連云港裝飾玻璃的安裝構造方法
本期咱們著重解說玻璃/鏡面裝置的4種結構做法,包括常見的“膠粘、干掛、框架支承”等。一起對玻璃裝置在吊頂,或許玻璃下地裝置在地板上,供給給你合理的裝置建議。
?
01.
玻璃/鏡面裝置的4種貫常做法
Q1:干粘法
選用膠粘劑把玻璃/鏡面直接粘貼在墻面的底層上是現場比較常見的做法,適用于1㎡以內的墻面鏡的裝置。下面是用結構膠直接將鏡子粘貼在阻燃板底層上:
1、干粘法玻璃墻面的做法:參照:13J502-1 G05、06,適用于釉面鋼化玻璃,厚度不大于6mm,單塊面積不大于1㎡的墻面,玻璃墻面不能用于消防通道。
2、干粘法頂面玻璃的做法:后場加工將鏡面植入預埋件做成制品,與頂面經過吊件銜接,經過結構膠與底層板粘接兩層固定的方法:
考慮到安全性,用膠粘固守時選用質量合格結構膠、且為保證鏡子和制品吊掛預埋件的粘結牢固,建議在工廠復合
3、干粘法玻璃裝置工序及管控要點
測量、彈線→裝置底層龍骨→龍骨檢驗→裝置底層夾板→裝置、粘貼玻璃鏡面板塊
(1)測量、彈線:
按照設計圖紙及板塊分格圖紙,對應豎龍骨方位,用紅外線放線儀將龍骨中線彈到墻面上。通常龍骨選用50輕鋼龍骨,距離≤400。
(2)裝置底層龍骨:
龍骨經過U型支撐件與墻體銜接,支撐件距離≤600mm,龍骨裝置結束,應保證龍骨外邊際的整體平整度。龍骨裝置結束,進行檢驗。
(3)裝置底層夾板:
a、封板前應保證底層內機電等管路施工結束,并經過檢驗。
b、底層板選用9mm阻燃夾板為宜,封釘前先根據龍骨雙向距離在底層板表面彈墨線,用以確定釘子的固定方位。
c、裝置時從上往下或由中心向兩端固定,要求布釘均勻,釘距100-150mm左右,釘尾墮入板面。
d、為防止今后縮短變形,板與板拼接處留3-5mm縫。
(4)裝置、粘貼玻璃鏡面板塊:
粘貼玻璃板塊應選用前面提到的專業用膠,玻璃與玻璃之間預留1-2mm縫隙,保證板塊之間彈性變形不受影響。
Q2:釘固法和點掛法
1、釘固法,用螺釘把裝飾玻璃固定在裝飾底層上,憑借玻璃孔內的螺栓來接受鏡子的分量,適用于大部分玻璃和鏡面裝置。但對于超大規格玻璃,螺釘的數目、安全距離、以及厚度需求點考慮。
下面是適合鋼筋混凝土墻的玻璃/鏡子節點裝置:
如果是輕質隔墻,豎向鋼龍骨應該與結構樓板(梁)頂、底及混凝土圈梁固定,鋼骨架需求做防銹處理。
2、點掛法裝置,多用于外墻,室內欄桿或大面玻璃/鏡面的裝置。穩定性主要靠爪件結構,所以,是安全性很高的一種玻璃裝置做法。
在室內吊頂中如果需求要大面積選用玻璃或許鏡子飾面,選用點掛法也是十分安全可靠的計劃。
Q3:框架固定裝置,隱框和明框
1、參閱隱框幕墻玻璃的裝置方法用于室內玻璃裝置,能夠滿足安全、裝置方便、結構簡略的特點
為了進步施工效率,減少現場施工,完成制品化,項目上參閱幕墻做法,運用現已加工好的制品隱框玻璃,在施工現場只需用螺栓固定到結構上:
2、明框裝置,也叫嵌壓裝置,是選用不銹鋼、鋁合金或木線條做玻璃鏡的邊框,用釘固法先把邊框與墻底層固定,再把玻璃鏡鑲嵌在邊框內。這種方法適宜大面積玻璃鏡的裝置固定。
橫向框架選用鋁型材,根據立面排版圖,龍骨中心線與玻璃分隔線重合。鋁型材橫龍骨與鍍鋅鋼管主龍骨選用自攻螺絲固定。
在踢腳板或橫向玻璃壓條等的凹槽放置玻璃,一層玻璃裝置后裝置橫向玻璃壓條,并在玻璃與橫向壓條銜接處打膠。豎向玻璃留天然縫選用玻璃膠填充。
最上部一層玻璃裝置后選用頂端收口壓條固定,調整玻璃與頂端收口壓條打膠。玻璃固守時不能緊密,因為玻璃熱脹冷縮,容易壓爆,要注意軟銜接。
Q4:地上玻璃裝置:框支撐和點支撐
1、框支撐是最為常見的地上玻璃結構做法,它優點是安全性高,穩定性強;缺陷是,漂亮性差。十分適用于懸空的大面地上做為玻璃地上結構處理。
2、點支撐結構原理同點掛式做法類似。因為這種支撐方法僅僅固定玻璃的4個點,所以,對玻璃自身的剛度要求特別高。
02.
玻璃/鏡面施工的質量問題防治
1、玻璃現場切開不到位、切開孔洞存危險:
鋼化玻璃不允許任何開口,極端蹦碎。若開口只能在工廠加工前鋼化處理。在慣例鏡子飾面上,防止開孔裝插座能夠選用鏡面不銹鋼的形式來替代鏡子開孔,防止鏡子破碎的情況發生。
2、玻璃與其他原料的收邊收口問題:
銀鏡下單失誤,露出底層木板,且過程中切開導致爆邊。后期僅能經過補同色膠彌補,但仍然觀感上有缺憾。
3、玻璃與底層固定不牢,為選用墊塊軟銜接
選用凹槽打膠或許膠粘的裝飾玻璃固定不牢固,經常出現只用膠粘劑固定,未留槽口,或許預留槽口過淺、直接與金屬槽口觸摸,極易留下玻璃隔斷倒塌的危險。
正確的處理是應該在兩側和底部設置軟銜接的緩存層,使彈性膠墊等原料。(橡膠墊質量欠好,過薄,也是玻璃容易壓到鋼架蹦碎的原因)
關于玻璃裝置施工的常見問題,如超大規格玻璃裝置,玻璃的選型、玻璃隔斷、玻璃磚隔墻、玻璃樓梯等裝置,這兒不做詳解,歡迎你帶著問題在社群同咱們溝通。
下一篇: